为什么想建自己的网站?
作为一名互联网爱好者,一直想拥有一个「完全属于自己」的线上空间——不是社交平台的账号,而是能自由展示内容、记录想法的独立网站。
最初的需求很简单:想把自己平时的学习笔记、技术心得整理起来,既方便自己回顾,也希望能给同样入门的朋友提供一点参考。于是,2024年初,我正式开始了第一次建站尝试。
从零开始的学习之路
-
1
选择技术栈
考虑到零基础,优先选择「易上手、低门槛」的方案:前端用HTML+CSS(借助Tailwind CSS简化样式),后端暂时用静态网站生成工具(Jekyll),服务器选择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。
-
2
学习基础技能
通过B站、MDN文档学习HTML结构、CSS布局,用3天时间掌握了静态页面的搭建逻辑;同时了解服务器基本操作(如连接SSH、部署文件),以及域名解析的原理。
-
3
完成备案流程
根据国内规定,网站上线前需完成ICP备案:准备身份证、拍摄幕布照片、填写备案信息,提交后等待阿里云审核(约7个工作日),最终顺利通过备案。
那些踩过的「坑」
域名解析失败
配置域名解析后,网站一直无法访问,排查后发现是「解析记录类型选错」(误将A记录设为CNAME),修改后等待10分钟生效。
服务器端口未开放
部署网站后,本地能访问但外网无法打开,原因是阿里云服务器的80/443端口未在安全组中开放,添加规则后问题解决。
备案信息填写错误
第一次提交备案时,因「地址填写不完整」被驳回,重新核对身份证地址并补充详细信息后,第二次提交顺利通过。
移动端适配问题
初期页面在手机上显示错乱,后来通过添加viewport标签、使用Tailwind的响应式类(如md:px-6),实现了自适应布局。
成果与收获
最终成果
成功搭建并上线一个静态博客网站,域名:www.momen.wang,
备案号:闽ICP备2021013108号-6
最大收获
- 掌握了「从域名到备案再到部署」的完整建站流程,打破了对「技术」的恐惧
- 学会用「搜索引擎+官方文档」解决问题,培养了独立排查故障的能力
- 拥有了自己的线上「知识库」,后续可以持续迭代功能(如添加评论系统、搜索功能)